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
今早刷到林书豪退役的消息,心里咯噔一下。8月的最后一天,他在社交平台写下告别,给自己的篮球旅程画上句号。15年职业生涯中,九年NBA、2019年随猛龙捧杯、那段把纽约点燃的“林疯狂”,都被他轻描淡写地放回了记忆里——可对无数球迷,尤其是华语世界的球迷,那些不仅仅是记忆,更像是一个永恒的坐标。 新华社图表,北京,2012年2月11日 图表:NBA华裔球员——林书豪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新华社照片,路透,2012年2月11日,尼克斯队球员林书豪(下)庆祝胜利。当日,在2011-2012赛季NBA常规赛中,纽约尼克斯队主场以92比85战胜洛杉矶湖人队。 新华社/路透 我在评论区看到,有人第一次认真看NBA,就是因为他。2012年那个二月,麦迪逊广场花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英雄,带来前所未有的能量:对湖人砍下38分,所有人都被惊到了。 林书豪身上的标签太多:华裔、学霸、落选秀、控卫。放在那时的NBA语境里,这些标签叠加在同一个人身上,和“成名”两个字是挨不上任何关系的。客观上,亚裔在北美职业体育原本就稀少,放大到NBA更甚。哪怕到近些年,亚裔球员在NBA的占比也只是沧海一粟。林书豪因此成了某种“唯一”。 “他是偶然吗?”这问题,其实每隔一阵总会被拿出来。的确有偶然:尼克斯后场伤病、主教练体系对持球挡拆的宽容、纽约这座城的聚光灯。但偶然之下有足够的必然:哈佛四年把球商和阅读比赛的能力打满;落选、下放发展联盟、被裁、再捡起,反复磨出来的处理球与对抗效率,恰好在那段窗口期全部兑现。 新华社照片,多伦多,2012年2月15日,尼克斯队球员林书豪(右)在比赛结束后庆祝胜利。当日,在2011-2012赛季NBA常规赛中,华裔球员林书豪在比赛结束前投进一个三分球,帮助纽约尼克斯队客场以90比87击败多伦多猛龙队,迎来球队六连胜。 新华社发(邹峥摄) 下一个林书豪?太难了!我不想急着把原因简单归结为“身体天赋”。NBA后卫位置是所有位置里竞争最残酷的赛道:节奏更快、空间更大、换防更狠、决策更密集。一个后卫要在这里立足,必须同时推得动节奏、顶得住对抗、把持球决策压到极低的失误率,还要在“我能突、能投、能传”和“我该突、该投、该传”的判断里,秒回正确答案。对亚裔球员来说,真正的门槛不单单是技术,还有样本太少、偏见太多——当你很少见到这种模板时,哪怕你还不错,也更难被“看见”。这层“看见”,从青少年阶段的选材,到NCAA的上场时间,再到NBA边缘的试训与双向合同,处处都是关卡。林书豪长期背着“几乎唯一的亚裔NBA代表”的身份负重前行,事实也确实如此。 但我也不会说,“肯定不会有了”。亚洲篮球近年还是冒出了不同位置、不同路径的答案。你看八村塁,直接以首轮第九顺位登陆NBA;再看渡边雄太,靠防守与三分从双向合同一路熬到标准合同,告诉年轻人“角色价值”同样能打开门缝。他们没有复制“林疯狂”,而是沿着各自的长处,在NBA的拼图里找到了适配的位置。 回到“等多久”这道题。我更愿意把“等”,换成“造”。“造”什么?造土壤。家长、教练、球迷的预期要从“天赋单选题”变成“能力多选题”,别再把孩子早早塞进一种身材模板里;青训与学校球队要更认真地教“用身体打球”,不是蛮力,而是合理对抗、护球细节、弱侧阅读;有出海潜力的苗子,要尽早接触高对抗环境,哪怕是NCAA末端轮换、哪怕是G联赛边缘,一段真实的上场时间,比在舒适圈里刷数据更有意义;大众舆论要给弱势模板多一点耐心,别用两场失误就给一个年轻控卫判“宣判书”。如果这些土壤慢慢具备,“下一个”的出现就不是撞大运,而是水到渠成。 林书豪给到我们的,是一种珍贵的“路径感”:落选可以、下放可以、被裁可以、从替补席出发也可以,只要你在被需要的那一刻,把球权接住,把决策做对。他也把“我为什么”的意义留在球场之外——让更多和他长得相似的孩子,在体育课、在社区球场,敢抬起头说一句“我也能试试”。我想,这才是“林疯狂”在退去之后留给我们的。 原标题:《下一个林书豪,我们还要等多久?》 栏目主编:陈华 题图来源:新华社 来源:作者:解放日报 姚勤毅 |

相关阅读

热门标签


热门新闻
只拿过1冠,场均5+5,却狂言:绿军、雷霆没进总决赛皆因我的缺阵
NBA新赛季百大球星公布:库里第5詹姆斯第8火箭新核心杜兰特第11
雷速NBA30大球星活动PK环节:分享你PK过程的有趣对阵
揭秘威少回归NBA!1年360万底薪加盟国王7年换7队恐终生无冠
缺席20场!詹姆斯伤病比预想严重,名记呼吁湖人交易扶正东契奇!
即将与辽宁队会合!1米83小外援第一次来CBA,能否帮助杨鸣争冠
辽篮下午两点官宣!杨鸣率队去丹东球迷送行,揭幕战能否力克四川
美媒发布NBA球队估值排行榜:勇士113.3亿美元高居第一
两场比赛彻底征服开拓者球迷!杨瀚森时代正式开启
突发!不打了,他也退役了,距首秀仅6天,再见了,最佳第六人